昆仑山上有他们嘹亮的歌声,柴达木盆地有他们矫健的身影,青海湖畔有他们坚实的足迹,扶贫主战场上有他们的铿锵步伐。
中国矿业报记者近日走进大美青海,融入到青海省有色地勘局时,透过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找矿成果,看着一项项含金量十足的荣誉,望着一张张充满自信、充满朝气的笑脸,才真正感受到了“和谐有色”的魅力。
“精神是信念之魂,动力之源,活力之基。我们青海省有色地勘局近年来之所以能在绿色勘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民生地质和精准扶贫方面实现突破,关键在于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立德铸魂,凝心聚力,以精神来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引领发展。”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局长杨站君颇有心得地说。
凝心聚力找矿 夯实精神根基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脱离物质文明谈精神文明,那就是缘木求鱼,精神文明也将成为空中楼阁。青海省有色地勘局深刻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者的辩证关系,通过大力发展物质文明来不断拓展精神文明。
近年来,该局以构建“和谐有色”为主线,通过大力发展提高地勘主业,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同时,该局还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为地勘主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十二五’期间,我局围绕重点勘查项目,加大对重点找矿区带、重点矿种的勘查力度,寻找国家紧缺和急缺的矿种,地质找矿取得了显着成果,基本完成了‘358地质勘查工程’确定的总体目标任务,一大批规模大、勘查程度高、前景好的矿产地已被开发利用。”杨站君说。
据粗略统计,2008年至2015年,该局共承担国家级整装勘查项目2项,承担各类地勘项目513项,项目主要分布在北祁连、东昆仑、三江北段等重要成矿带。该局8年投入地勘经费26.17亿元,其中青藏专项等国家基金项目80个,经费3.7亿元;青海省地勘基金等地方财政项目184个,经费5.35亿元;联合勘查等社会资金项目249个,经费达17.12亿元;完成槽探115.22万立方米,硐探2.44万米,钻探87.89万米;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33万平方千米、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2.81万平方千米、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1.69万平方千米、1∶5万遥感地质调查2.1万平方千米;圈定物化探异常452处,矿点及矿化线索100余处,提交可供进一步工作的靶区32处,为下一步地勘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发现普查基地24处,新发现矿产地22处,提交可供开发矿产地17处;提交铁矿石量4.49亿吨、铜铅锌446万吨、金170.75吨、银648吨、钼5.4万吨、钴1832.8吨。
通过地勘项目的强力推进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该局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13年~2015年,该局实现地勘经济总量18.86亿元,其中2013年承担地勘项目79个、2014年承担地勘项目92项、2015年承担地勘项目60余项,提交新增资源量铜镍铅锌50万吨、金9.64吨、钼5万吨,提交新发现普查基地4处、矿产地3处。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该局又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融为一体,互为促进,大力实施绿色勘查,继在玉树治多县多彩整装勘查区成功创造出全国绿色勘查的示范后,又在今年开始对所有地勘项目实施绿色勘查,并在都兰地区的多个地勘项目中创造出了新的经验。
与此同时,该局在精准扶贫和民生地质、生态地质等方面也是“多点开花”。他们围绕精准扶贫而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受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
重民生系群众 和谐有色彰新风精神文明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真正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来解决一些职工关心的问题和难题。该局领导班子始终牢记执政宗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倾力解决困难职工的一些实际问题。
他们针对办公条件差等状况,从大力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单位形象入手,建成了青海省地质科技办公大楼、海达科技办公楼等;对有色大厦供暖方式进行了及时调整,节约资金500万元,并完成了节能、电梯、消防等专项工程的验收工作。
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们倾力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该局建立健全了帮扶慰问长效机制,每年的生产季节该局班子成员带队进行野外地勘项目调研和慰问工作,与一线职工促膝畅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与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近年来共扶贫帮困350余户次,投入资金164.5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共资助困难学生30余名,资助金额达10多万元。该局干部职工还连续多年开展了“博爱一日捐”奉献爱心活动,2015年全局干部职工共捐款1.71万元,为社会困难群体献上了一份爱心与温暖。
“安居才能乐业。为了让职工居有所安,我们投入800多万元资金,对局属三个基地旧住宅楼进行了节能保温工程,惠及居民420户;对尕庄南、北小区、中庄小区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共改造上下水管网2000余米,向住户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该局党委书记郭臣介绍。
该局还积极与村镇、社区结对子,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他们先后为玉树州治多县多彩乡出资近20万元重新修筑了因山洪暴发被冲毁的桥梁,无偿为多彩乡牧民修路100余千米,转场、搬家近500千米,方便了牧民出行,得到了治多县多彩乡政府和牧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与西宁市城西区贾小庄社区结对子、搞活动,为贾小庄社区购买了价值1200元的清洁工具;选派21名干部到藏区下乡驻村帮扶,发挥了地勘单位在民族团结方面应有的作用。
营造浓厚氛围 精神文明结硕果该局党委团结带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358”地质勘探工程为契机,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和发展地勘经济为中心,实现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我们多管齐下,深入推进有色地勘文化建设,努力引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践行地质‘三光荣’精神、新青海精神,着力在全局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郭臣介绍。
近几年来,该局着力筑牢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加强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反腐倡廉、保护生态环境等重大部署,营造和形成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该局认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诚信建设教育活动,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等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举办“中国梦·劳动美”摄影图片展等,凝聚了地质找矿正能量;续编出版了《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志》、《青海省有色地质发展历程》图片集,出台并实施了《青海省有色地勘局文化建设发展纲要》;积极筹建局史陈列室、无人机展厅、职工书屋、野外流动书箱、文化走廊等,大力改进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管理文化建设和形象文化建设,为全局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保证;以劳动竞赛、道德讲堂、文化周活动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满足了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了职工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
为了进一步强化廉政文化建设,他们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千人警示谈话活动,努力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促使党员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勤政廉政、甘于奉献,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近年来,该局党委、纪委先后多次组织开展廉政建设活动,在由局纪委书记作了题为《克制欲望,筑牢防腐拒变的心理防线》的专题报告的基础上,还邀请青海省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领导以“珍惜幸福生活、远离职务犯罪”为主题,讲解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职务犯罪的危害等,使广大职工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
“我们还积极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强化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将《青海有色地勘》简报、《青海有色通讯》、青海有色地勘网站等打造成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信息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多方位宣传窗口,为全局各项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杨站君说。
人才是地勘队伍发展之本,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该局进一步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力度,提升人才建设水平质量,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活力的地质勘查和管理队伍。该局通过举办工程硕士班、专业技能培训班等形式,提升了人员素质,2014年至2015年,他们共培训干部职工1602人(次),179人获得各层次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一大批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被充实到地勘工作一线,提高了队伍竞争力。
“工程硕士培训计划的实施,成为我局培养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为我局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杨站君说。
该局还以基层党支部为重点,特别是在野外地勘项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型党支部”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久久为功,换来累累硕果。该局连续8年被评为“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优秀领导班子”,连年被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该局有色七队赵卡隆铁铜多金属矿项目组、海鑫矿业有限公司选矿班组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该局有色七队等单位荣获青海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等。而一批先进个人也脱颖而出。该局有色七队曹守林被评为全国地勘行业“最美地质队员”、青海省先进工作者;该局有色八队马忠贤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青海省“第18届青年五四奖章”;该局有色矿勘院刘新娟荣获“青海高原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地质勘查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环境艰苦、使命光荣。只有紧紧围绕地勘工作主业,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弘扬地勘先进文化,完善地勘产业新格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勘查,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才能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杨站君表示。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